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26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报告提出,下一步金融工作将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着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报告显示,2024年11月以来,金融系统进一步提升支持实体经济质效,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维护金融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A股共98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918亿元,其中86%为民营企业,92%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公司再融资9968亿元,相当于前两年总和。2025年9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8%、22.9%、11.2%、58.2%、12.9%,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超60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1.4万亿元。
报告提出,下一步将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着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加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能力和水平。继续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强化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协同联动,管好用好现有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有效推进金融支持重点产业提质升级。
报告指出,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执行好各项已出台货币政策措施,持续释放政策效能,研究储备新的政策举措。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根据报告,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不断增强监管质效。加强穿透式监管,推进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强化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保护。(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