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多家工厂闯入智能工厂名单。
近期,包括天津雀巢有限公司、上海雀巢有限公司、双城雀巢公司以及雀巢健康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接连斩获各省、市级的智能工厂称号。其中天津雀巢更是进入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评选的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获评名单,一举拿下国家级智能制造领域最高荣誉之一。
当一杯冻干咖啡锁住原产地风味,一罐婴幼儿配方奶粉依托智能生产体系达成严格品质要求,一瓶中国本生产的特殊医学用途食品被出口至欧盟——上述场景的背后,是雀巢在中国的智能工厂矩阵正在重塑食品制造的边界。
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巨头之一,雀巢集团拥有超过2000个品牌,业务遍布全球185个国家。在深耕中国市场接近40年时间里,雀巢也在中国建立了扎实的供应链体系,并在智能制造领域深度转型,成为跨国企业不断在本地化智造中取得突破的一个范本。
此番摘得国家级智能制造荣誉的天津工厂,是雀巢实现智能工厂转型升级的良好实践,并树立了标杆。
天津雀巢有限公司始建于1994年,1996年建成投产,主要从事生产、包装和销售巧克力威化、糖果、冰淇淋等食品——这也是雀巢在中国颇有代表性和传统的品类。天津工厂获评的卓越级智能工厂,需在工厂建设、研发设计、生产作业、生产管理以及运营管理五大核心环节实现“全链条、全维度、全场景”的智能化覆盖。
然而与其他行业相比,通常来说食品制造的复杂性(比如多品种、小批量、高卫生要求)使得其智能化改造难度高于一般制造业。
天津工厂在智能化建设之初就预留了升级和扩容的空间,并逐步利用仿真技术规划。对车间布局、设备配置、物流路径进行模拟优化,提前识别空间冲突和能耗瓶颈缩短建设周期,减少物流路径。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智能+、设备的投入,极大节省了人力的同时又高效地保障了产品的品质,让智造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在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上之前,它会经历多道的严格检验,例如:AI视觉检测系统相当于操作工的眼睛,它会不知疲倦地检查产品是否有缺角、包装是否有瑕疵、日期是否清晰等等,并将有缺陷的产品及包装进行有效地剔除。烤炉热能回收系统是将现代工艺与我们可持续的愿景相结合,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并更好地再次使用能源,缩短了原先的基础启动生产的预热时间,加速了生产的过程。当成千上百块的产品生产出来后,机械手臂和自动化包装设备协助工人快速稳妥地将其送入立体仓库,并通过雀巢物流网络送到每一位消费者手中。
天津雀巢工厂不断地提升智能制造的升级,让工厂与消费者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高效快速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食品,也让每一位消费者,每一个家庭都可以享有更美好地生活。
雀巢另外两家老厂在智能工厂转型的大潮中也不甘落后,比如同样的1996年正式投产的上海雀巢有限公司,以及这家巨头在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生产基地双城雀巢公司。前者聚焦咖啡与固体饮料领域,是雀巢在中国重要的咖啡冲调产品生产枢纽;后者自1987年成立以来持续聚焦乳制品和婴幼儿营养领域。
上海工厂在生产作业上已经实现了全流程生产信息追溯,即一物一码全链路。以这家工厂主要生产的“雀巢1+2咖啡”为例,一物一码系统将产品盒码和箱码关联绑定,对产品生成唯一身份识别码,通过物流码标记产品品名、生产日期、批次、生产车间等信息以及对接条码系统获得产品详尽的生产流向信息。

另外,上海工厂也配备了多道称反馈调节系统,12列多道称的自动称量数据已经和设备净重参数完成了打通,是雀巢第一家实现净重自动调节的工厂。
主要生产乳制品和婴幼儿营养品的双城雀巢工厂,也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智能化、质量管理的精准化以及能源管理的绿色化,并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以婴幼儿配方奶粉为例,乳制品生产对包装容器的精度要求极高——罐口圆度若不达标,易导致密封失效,内壁异物则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风险。
为此,双城雀巢引入了在线视觉检测系统等智能设备,实现了产品100%在线质量监测,确保任何细微瑕疵都能被及时发现。同时,工厂还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了端到端的质量追溯体系,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获取产品从工厂到手中的全流程信息,极大提升了食品安全保障。

在智能工厂的推动下,双城雀巢的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产品质量保持高度稳定,婴幼儿配方产品的一次检验合格率已提升至99.9%以上。
作为“全球创新枢纽”的雀巢健康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则又是一颗闪亮的智能制造明珠。
雀巢健康科学(中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泰州,是雀巢集团在亚太地区设立的首个液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SMP)生产基地,也是国内首家特医全营养配方食品液体制剂工厂。这家工厂自 2018年投产以来,已经成为雀巢全球特医食品核心生产基地之一,不仅填补了国内产业空白,还通过技术输出和国际合作,推动中国临床营养领域与国际接轨。
可以说,泰州工厂的智能化,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行业创新角度,都举足轻重。

譬如在研发设计方面,泰州工厂建了CNAS实验室,依托特医食品实验室及中试车间,遵循全球流程实现了端到端产品开发。它进一步开展产品/工艺建模分析、虚拟验证与仿真调试,减少物理试错。此外,该工厂还集成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通过法规库及平台实现配方-工艺-合规协同。以及构建设计/工艺知识库,利用CAT平台关联模型与历史数据自动生成优化方案,显著缩短研发周期。
如同雀巢任何食品的溯源体系,特医食品也建立了自己的全产业链溯源体系。
泰州工厂运用区块链技术,搭建了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配方食品全产业链溯源平台,实现产业链条上相关信息验证;通过强化追溯信息互通共享,实现全品种、全过程追溯,促进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治理,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这也进一步将其生产的特医食品通过层层严格标注检测,出口至欧盟奠定了坚实基础。
雀巢在智能工厂建设方面的探索,无疑是这家食品巨头将全球数字化加速战略落地中国的生动实践。实际上,智能创新从来不是形式或者噱头,而是能为产品制造、安全以及管理效率提供实实在在的保障,可以发挥巨大价值。
在中国制造业如火如荼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中,雀巢走出了跨国食品公司一条可借鉴的本土化产业链升级路径,也为全球提供了更有时代意义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