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新闻: 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晚宴上,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与韩国达成了协议,但是双方对这一协议似乎并不愿意透露太多,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特朗普此次亚洲之行可以说是收获贸易协议之行,先在东南亚签署了多份贸易协议,有媒体评论说,东南亚国家在特朗普面前低头了,特朗普所说的与韩国达成的协议大概也是如此。从贸易战之后,欧日韩以及东南亚国家与美国签署的协议大概包括三件套,一个是减让关税,让美国的商品低关税甚至是零关税进入本国市场;二是对美国进行大规模投资,投资的额度甚至超出了外界的预期,日本 5500 亿美元,韩国是 3500 亿美元,马来西亚也承诺 700 亿美元;三是购买美国的化石能源或者向美国提供关键矿产。
美韩之间的协议,大体上参照了日本,在此之前,日美之间的协议已经有过披露,基本可以说是不平等的贸易协议,尤其是在投资这一块,可以说是赤裸裸地抢钱。日本同意了这一协议,美国把汽车关税降低到了 15%,而韩国还是 25%,日韩之间在汽车领域是竞争关系,因此,韩国与特朗普谈判的筹码并不多,拿出巨额投资计划来换取关税减让,有韩国媒体就评论说,为了一百多亿美元的关税减让,韩国要付出上千亿美元的成本。
韩国总统办公室政策室长金容范表示,在韩国对美投资 3500 亿美元项目中,韩方将以现金投资的方式投资 2000 亿美元,1500 亿美元用于造船合作。每年投资上限为 200 亿美元,在韩国外汇市场可接受的范围内,并且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受到的影响。所得利润两国共享,直到收回初始投资。这个计划跟日美之间的协议是差不多的,就是韩国的优势产业要真金白银投资美国,所遴选的项目,主要由美国说了算,收益最初是平分,收回成本之后,收益主要留在美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投资协议,而是花钱买安全,美国的军事盟国都要拿出巨额投资才能得到关税减让,以及军事保护。特朗普在 " 乔治 · 华盛顿 " 号航母发表讲话,以及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互动已经成为日美关系的一种具象化表达,特朗普发表讲话表达日美同盟稳定关系之后,白宫公布了日本对美投资 5500 亿美元的计划和项目。
造船是韩国的优势产业,美国需要韩国帮助振兴造船业,特朗普甚至透露说要向韩国提供核动力潜艇技术,当然,制造核潜艇要在韩国收购的美国造船厂进行,如果是这样,不仅韩国的造船业被美国控制,韩国的安全也将进一步依赖美国。

直新闻:中国商务部最近表示,应加快推动重启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以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从 2012 年开始,经过了 16 轮谈判还是没有落地,已经远远滞后于亚太地区自由贸易的发展潮流。在新的经贸形势之下,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中方呼吁加快推动重启谈判,既顺应了区域内贸易发展的趋势,也点中了中日韩合作的痛点。
首先,中日韩三国都是贸易型国家,对美国的市场依赖程度比较深,尤其是日韩两国受制于美国市场,实现市场的多元化才能对冲风险,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要,中国是世界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
其次,受到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中日韩之间的自贸区建设滞后,RCEP 建立之后,中日韩之间的自贸区还没有落地,反映出中日韩之间自贸区发展受到很多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中日韩三国在区域内贸易规模在下降,这是非常值得关注和警惕的信号。作为东亚地区最主要的经济体,中日韩的合作能够推动彼此经济的增长,但是自贸区迟迟不落地造成的结果是中日韩彼此的依赖度下降。
最后,在特朗普关税战之下,包括中日韩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承受了贸易战的压力,中国表现出的战略定力和意志力为扭转贸易战态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中国在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中重申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政策导向,自主开放、制度型开放和单边开放为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注入了红利和可预期性。此外,RCEP 框架为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提供了框架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和落地能够为区域内自由贸易注入活力,扮演火车头的角色。在亚太地缘经济变局之下,中日韩自贸区将具有战略风向标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