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航空时隔九年发行债券:拟购置飞机发动机,目标旺季满运力运行

频道:热点 日期: 浏览:1

“春秋航空时隔九年发行债券的表现超出预期。下一阶段,尤其是明年,公司可能还会持续利用债券工具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当前民航业处于‘低谷往上爬’的阶段,2024年行业利润改善明显,预计明年全行业将持续向好。”

近日,在媒体走进春秋航空活动中,春秋航空(601021.SH)董事、CFO、董事会秘书陈可向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媒体作出上述表述。

11月上旬,春秋航空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第一期)(简称“25春秋K1”)在上交所成功发行。本期债券为航空公司首单科技创新公司债,发行规模为8亿元,期限三年,票面利率1.98%,超额认购倍数达3.03倍,创交运领域民营企业同期限信用债最低利率,也是航空公司同期限公司债的最低发行利率。

据悉,2021年上交所在全市场率先开展科创债试点。2022年5月,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上交所发布科创债规则指引,在制度层面正式推出科创债专项品种。公开数据显示,试点以来,上交所科创债稳健扩容、加速发展,截至目前,上交所市场累计服务300余家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过万亿,2022年至2024年年均增长率约75%。

谈及资本市场信心时,陈可向记者指出,超额认购展现了债券市场的火爆表现,既反映了政策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也体现了投资者对民航行业复苏、春秋航空“安全资产”属性的认可。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证监会与交易所的支持,也使得民营企业债券发行的市场接受度大幅提升,进一步推动融资环境持续优化。

据官网介绍,春秋航空是中国首批民营航空公司之一,于2004年在上海成立,定位于低成本航空业务模式,主要从事国内、国际及港澳台航空客货运输业务及与航空运输业务相关的服务。公司于2005年首航,设立初期主要提供国内航线的客运业务,于2010年开始经营国际及地区航线,并于2011年开始加快开辟国际及地区航线的步伐,公司于2015年在上交所上市。

此次科技创新公司债的发行,是春秋航空时隔九年后重返交易所债券市场的重要里程碑。陈可向记者表示,疫情期间航司资产负债率提高,2022年春秋通过非公开发行,负债结构得以优化,2023年至2024年盈利率先复苏并增长也进一步减轻了疫情期间债务增加的负担。目前春秋负债率约60%,为行业较低水平。

陈可进一步指出,本期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偿还到期债务及购置飞机发动机,“趁货币政策宽松、监管机构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环境下,发债还可以试探市场对公司债券的接受度。此外,还为了响应中小股东诉求,通过加杠杆支撑发展,同时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补充银行贷款之外的资金来源。”

“在供应链紧张的背景下,春秋可以通过发债提前布局核心设备,今年春秋航空已下单10台发动机。”陈可告诉澎湃新闻,发动机问题是民航行业共性难题。对于空客320飞机的LEAP-1A发动机问题,发动机制造商GE航天航空的解决方案很明确,公司所用发动机需更换叶片并提前进厂维修,核心瓶颈是修理厂机位紧张导致周转时间变长。结合公司增加备用发动机储备、淡季主动停飞检修、旺季保障运力的策略,发动机问题对公司运行的影响得以缓解,目标旺季满运力运行。

关于发动机相关问题的处理,管理层在近日的投资者交流中就指出,公司在三季度与相关方达成协议,有效覆盖了部分前期成本,这一安排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发动机维修所带来的成本压力。管理层还指出,行业机队增长保持低速仍是中长期状态,空客飞机交付延误目前还在发生,未来影响可能仍然比较大,发动机供应链问题开始向新飞机的交付蔓延。公司正审慎评估飞机退出,积极采取续租或资产采购等行为保留运力和核心资产。

谈及未来对航线网络的投入,国内市场拓展方面,陈可提及,一方面强化主流航线以及高密度航线建设,另一方面向二三类市场的中小城市渗透,挖掘“小镇青年”出行需求。航线下沉,不能仅仅依靠短时间的补贴。补贴同时,航司还需要加大培育市场。

国际市场方面,陈可告诉澎湃新闻,当前春秋航空在东北亚市场投放已超2019年疫情前水平,占公司国际航线比例约一半。东南亚市场尤其是泰国航线,年初因电诈等事件短期运力有调整,但目前泰国航线的运力已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近两个月票价也同比有所提升。

“航网建设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工作,包括资源获取、市场培育等。即使在极端情况下,我们也需要保持最低程度的往来。”陈可还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东南亚未充分开发市场,例如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覆盖,泰国市场短期波动后将逐步恢复;东北亚市场为高收益的核心市场,未来在出入境市场都需要大力拓展。

除了运力受限外,陈可还告诉澎湃新闻,民航飞行员整体仍处于紧缺状态,但远远不到供大于求的阶段,只是和此前相比紧缺程度略有缓解,一旦飞机引进速度以及供应链恢复政策,紧缺程度就会重新加剧。公司这两年利用率恢复情况不是非常理想,主要就是因为缺乏合格的中方机长,此前因疫情导致飞行学员训练周期延长,培训进度受到部分影响。春秋航空目前每年培训约200名飞行学员,未来将加速机长培养,以应对运力增加后的需求缺口。

陈可还向记者介绍,春秋航空的财务政策相对保守,核心目标是保障“飞机就算趴地6个月无收入”时,现金储备仍可支撑公司正常运转。对于汇率风险,公司避免美元等外汇长期敞口,报表中外汇汇率损失基本持平或仅有少量波动,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油价风险方面,不依赖复杂金融衍生品对冲,油价涨跌与航空需求形成自然对冲。此外,成本领先的运营模式,即使面对票价需求萎缩,公司也有较强吸收票价冲击的能力。